
12月4日,薄雨綿綿,岳陽經開區工業園顯得格外寒冷,但園區內的岳陽愛達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里卻是一片火熱景象,黨委書記盧先明帶領學校氫能技術研究團隊正深入企業接洽氫能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以萬忠民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收到邀請,針對該企業存在的部分歐美市場標準制約、電池回收等瓶頸問題開展氫能源的研發與應用,幫助企業打破發展制約,發展新能源。
這個場景,只是機械學院氫能技術研究團隊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平常一幕。近年來,我們的氫能源研究團隊特別忙、特別火,從校園代步車“小綠”到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他們的科研成果也逐步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國家尖端制造之中。

16年來,學校氫能技術研究團隊將青春揮灑在實驗室、企業和生產線,在日復一日的思想碰撞、科學實驗和用心堅守中將心中的科技夢變成現實。經過十余年的潛心研究,團隊現已突破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及零部件、高效氫氣儲存等核心技術,打破“閉口燃料電池在水下長期穩定運行”的國外壟斷。團隊還利用瞬時短路等創新技術增加電流,保證了燃料電池系統在零下40℃環境下的快速啟動、60℃高溫環境下的穩定高效運行,“國際上幾分鐘的電池啟動時間,用我們的技術只需要幾十秒就可以做到?!眻F隊領頭人、湖南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忠民教授談起這些突破性成果時滿臉自豪。
氫能通過天然氣重整、電解水、太陽能光合作用、生物制氫等其他能源制取,在提取技術成熟的前提下,價格十分親民,兼具靈活高效、應用廣泛等特點,已然成為各國爭相開拓的綠色能源領域。
2006年,響應國家綠色能源發展戰略的需要,在氫能領域深耕多年的萬忠民教授決定面向學院組建一支“先鋒隊”,帶領團隊一一同朝著“氫進萬家”的目標邁進。
極端環境下,燃料電池開發難度大、雙極板成型存在困難、電堆性能不穩定……團隊成立之初,這些難題擺在大家面前,但他們都一一克服?!半p極板成型有困難,我們就用液壓技術解決;極端環境下燃料電池開發難度大,我們就采用氫能控制算法,強化傳熱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被仡欉@十多年的科研之路,團隊成員語氣堅定。
陳曦教授研究的5kW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技術實現新突破、王利華博士開發的低成本物理修復再生技術受到市場青睞……科研之路總是荊棘與繁花并存,但縱使有艱難險阻,他們卻從未停下過研究的腳步。通宵做研究是他們生活的常態,實驗室里處處能夠看見他們埋頭于科研的身影,這群滿懷熱情的教授和博士們,夜以繼日探尋著科技的無限可能。
2020年,團隊成功主持了“氫能技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現我省“十四五”期間氫能領域國家重大項目零的突破。
圍繞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團隊成功研制出高效金屬雙極板電堆、車用、潛航器及無人機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備用電源、冷熱電聯供系統等科技產品,科研成果先后在中石化、長安汽車、北斗航天集團、巴陵石化、三一重工等10余家單位成功應用,創造經濟效益近12億元。團隊在氫能領域創造的巨大貢獻,極大助力了岳陽市成為我省首個國家氫能產業示范城市,也為輻射帶動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城市能源變革轉型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
聚焦于我們的生活,氫能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帶來了許多便捷。大到團隊自主研發的氫能源汽車開始走向工廠和市場,小到裝載著團隊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的“小綠”在校園里運送學生。萬忠民帶領團隊長期不斷創新氫能開發利用方面相關研究,讓氫能技術從理論到應用不斷突破,讓“氫進萬家”的偉大目標在一次次攻堅克難中初見雛形。
對于這支產出不斷、成果累累的團隊來說,對學生的培養引導也是他們的必有使命。
在培養學生科研素養上,團隊老師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芭囵B學生,不能局限于課堂和實驗室,還要帶他們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眻F隊成員、機械學院副院長陳曦教授說。在研究課題之余,陳曦經常會帶研究生參加學術研討會,“記得我們有一年去青島參加學術研討會,當時有一個17級的研究生周浩偉,他的展報很新穎,一些高校的學生都主動來找他交流?!睂氋F的交流機會在研究生開闊眼界的同時,也激勵著他們不斷提升自我?!昂颓迦A、西安交大、北京工業大學這樣頂尖學校的同學交流時,雖然會有很大的壓力,但更多是在觀摩學習他們的匯報,思考如何繼續完善自己的研究?!闭f起這段經歷,周浩偉有感而發。
“我們學院有很多學生在本校讀完本科和研究生之后就去其他學校讀博了。其實我們學校已經有培養博士的能力了,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畢業后加入咱們團隊?!标愱馗锌?。機械學院每年都為各大高校和科技企業輸送大量優秀畢業生,盡管他們身在全國各地,卻未曾忘記學院的栽培,始終秉承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為國家制造業發展持續發光發熱。
“求真、務實、拼搏”這是譚晶瑩教授對團隊精神下的定義,也是支撐著團隊一直前行的信仰,“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付諸行動才能有收獲,在此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踏實做事、奮勇拼搏?!?/p>
截至今年6月,氫能技術研究團隊已累計主持國家級項目20余項,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湖南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項目、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省科技廳產學研重大項目、省技術創新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80 多項;發表論文24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10余篇,國際權威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申請/獲得專利80多件,獲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評價1項……
2022年,5月4日,共青團湖南省委、湖南省青年聯合會公布了第19屆“湖南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名單,氫能技術研究團隊赫然在目。(學生記者/何鑫勝 肖益蘭 唐俏俏)